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康复常识 > 神经康复科 > 脑损伤 >
日期:2025-07-27 13:52:16 来源:阳光康复医院 阅读:0次
颅脑损伤发生率仅次于四肢伤,但死亡率和致残率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。对患者和家属来说,除了及时救治,科学的康复干预更是降低致残率、回归生活的关键。然而,很多人对颅脑损伤康复存在认知误区,反而耽误了最佳恢复时机。常州阳光康复医院凭借专业的多学科团队和针对性康复方案,帮助众多颅脑损伤患者避开康复“雷区”,一步步重获生活能力。
一、什么是颅脑损伤?
通俗来讲,颅脑损伤是任何外力作用于头部后造成的头部损伤。从损伤部位来看,包括头皮损伤、颅骨损伤和脑损伤,其中最需要重视的是脑损伤 —— 因为脑损伤可能引发意识障碍、运动障碍、感觉障碍,甚至导致行为或心理异常(如情绪暴躁、沉默寡言等)。
按发生时间分类,颅脑损伤可分为急性(72 小时内)、亚急性(3 天至 3 周)和慢性(3 周以上)。不同时期的康复重点不同:急性后期需尽早介入预防并发症,亚急性期侧重功能唤醒,慢性期则聚焦生活能力重建。常州阳光康复医院会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和时期,制定分阶段康复计划,避免“一刀切”式治疗。
二、避开这三大误区,康复少走弯路
误区一:“头没事就是痊愈了”—— 警惕隐形的认知与心理损伤
很多家属看到患者意识清醒、能说话,就认为“已经好了”,却忽略了颅脑损伤可能带来的“隐形伤害”。尤其是额叶、颞叶损伤的患者,常出现认知或心理问题: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抑郁,随和的人变得暴躁易怒,甚至出现攻击行为。这些并非患者“故意为之”,而是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异常。
常州阳光康复医院针对这类问题,会安排神经心理治疗师介入:通过认知训练(如记忆力、注意力练习)改善思维能力;用行为矫正技术引导患者控制情绪;同时对家属进行沟通指导(如避免刺激语言、多给予正向反馈)。
误区二:“脑袋受伤就该卧床养”—— 长期不动反而加速衰退
“躺得越久越安全”是颅脑损伤康复的常见误区。临床数据显示,即使是健康人,卧床两周也会出现肌肉萎缩;卧床一个月,心功能会明显下降,还可能引发关节挛缩、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。对颅脑损伤患者来说,长期卧床更是“雪上加霜”—— 肌肉萎缩会让原本就无力的肢体更难活动,关节僵硬会进一步限制运动能力。
常州阳光康复医院主张“尽早适度活动”:急性后期(生命体征稳定后),康复治疗师就会开展被动运动 —— 帮患者活动关节、做肢体按摩,预防挛缩;亚急性期借助起立床、电动直立架等设备,让患者逐步适应“站立”,同时改善心肺功能;能自主活动后,再加入坐起、转移等训练。
误区三:“康复就是动动手脚”—— 颅脑损伤需要 “全方面唤醒”
认为康复只是“动动手脚”,是对颅脑损伤康复的严重误解。这类患者常伴随意识、认知、吞咽等多重问题,康复需要 “多维度干预”:既要维持身体功能(如关节活动度、肌肉力量),也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(如意识唤醒、语言理解)。
常州阳光康复医院的康复方案涵盖“全身 + 神经”双重干预:用神经电刺激、针灸促进神经修复;通过吞咽功能训练改善进食能力;用言语治疗帮助患者重新表达;对昏迷患者,还会结合听觉刺激(播放家人录音)、视觉刺激(熟悉的照片)等促醒手段。
三、常州阳光康复医院:多学科团队,定制康复方案
颅脑损伤康复的核心是“精准”,这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。常州阳光康复医院的团队由神经康复医师、物理治疗师、作业治疗师、言语治疗师、心理治疗师和护士组成,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;团队会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,针对患者恢复情况优化方案。这种“一人一方案” 的模式,让康复更有针对性。
颅脑损伤康复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选对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。避开“只养不动”“忽视心理”“轻视康复”的误区,选择专业的康复机构,才能让每一步恢复都更有意义。常州阳光康复医院始终相信:即使损伤严重,只要科学干预,患者总能在专业守护下,慢慢找回生活的底气。如果您或身边有人正经历颅脑损伤康复,不妨让专业团队为您点亮希望之路。
作业治疗
中医治疗室
医生查房
言语治疗
儿童康复大厅
医院地址: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398号
康复热线:0519-88799933 (8:00-17:00) 无假日医院
Copyright 2018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/许可证编号:苏ICP备17076977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970号
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